第3章 开始囤货建房(1/2)
按照计划,许长久周六的时候开着蒋捷的小皮卡来到距离学校二十分钟路程的仓储式大卖场。超市顾客不算多,大家一大包一大包往外扛的都是家庭日常所需的日用品和食物,没人会像许长久那样,来囤储备物资。
不过这个时候,许长久没工夫去思考别人的生活。他拿出口袋里的平板,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今天要买回去的东西。
顺着卖场的摆货次序,他先是在门口租了个容量最大的随行取货机器人,在门口的米面粮油区搬了6袋10公斤的大米,4袋10公斤面粉。还好取货机器人这个天才的发明,省去他来来回回搬重物的工作,他光是看着机器人搬东西都觉得腰有些酸。
许长久拿出平板,用手指写了大大的“健身”两个字,画了个大圈圈出来。
接着是油、盐、糖和各种基础调味料,每样拿了2大份。他忽然想起什么,将盐和糖放回去,直接让机器人各搬了一大箱出来。
再往里走是方便食品和袋装食品区。
许长久本来想着扛几箱杯装方便面,到时候吃起来方便还不用洗碗。但现在,他看了一眼已经被粮油米面塞满一大半空间的机器人,杯装方便面显然太占地方了。他扫了一眼货架,目光落在了压缩饼干的那一层上。这不就是他正好需要的东西么。
于是许长久将推车里的粮油米面码放整齐,搬了一整箱压缩饼干放好。
接着还有保质期能达到2年的罐头食品。午餐肉、番茄、金枪鱼、红烧肉,还有必不可少的黄桃罐头,吃不上新鲜水果的时候就靠它了。腊肉、腊肠、巧克力这些高热量的零食备一点总是没错的。
厨卫用品区不需要急着采购,加上许长久今天是一个人来囤货,体积大的物件不方便搬运,只能下次再说。
快到结账出口的时候路过保健品药品区域,许长久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忘记了。
他让取货机器人把空间整理一下,在药品区域拿了感冒药、退烧药、腹泻药、消炎抗生素、抗病毒药、降压药、止痛片和抗过敏药物,外用药除了创可贴、纱布、酒精、碘伏之类的常用品,还备些烫伤膏、眼药水等。
许长久看了一眼几乎全部塞满的取货机器人,还有一些小空间,便顺手在隔壁区的货架上拿了两罐奶粉。这下全塞满了。
结账买单后,许长久看着手机上长长的账单和最后高昂的价格,浑身的肉都疼了一下。他操作机器人将货物整齐地运上皮卡车,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囤货思路,还缺哪些东西。
许长久在做计划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凡事都要往远了想一想。现在只是预备着万一核污染真的影响到环境需要躲起来,他必定要去把住在海滨城市的爸妈接来,食物储备大概就够一家三口吃三个月左右。欧,还要算上蒋捷,他可是提供了房子的金主爸爸。那么就现在这些干粮够撑2个月。最稳妥的办法,万一真的动用了储备物资,那么在一开始就要大量存储保质期更长的食物。
最优选择是A国生产的全系列应急口粮,保质期长达50年,而且品种丰富口味众多。许长久不得不感叹,A国像是能预知灾难似的,早早就做好了研发。
许长久拿出平板,熟练地打开跨境购物软件,找到A国的全系列应急口粮。他算了算自己的信用卡额度,咬了咬牙,直接下单了十箱不同口味的口粮,直接送到蒋捷家的房子。
除了能囤货的干粮,剩下就是那些没法囤的东西,比如鲜肉、蔬果和水。
许长久在平板上蒋捷家宅基地的地图范围用手指大概比画了一下。房子的西边有一大块空地,如果这块地是可以利用的,那么做上简单的隔离,能搞个小型养猪场和禽类养殖场,提供一些肉类的来源。房子南边标注的是一个大花园。都核污染了谁还有心思打理花园,直接改成蔬菜大棚应该不难。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社会动乱,需要配置一套柴油发电装置,配合着现在家家户户楼顶上装着的太阳能发电,应该是够用的。房子的主体除了混凝土的框架以外,最好还能加上防辐射涂层,铅应该是首选。那么剩下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水循环过滤装置。虽然现在市面上没有成熟的能完全实现自循环的过滤装置,但这一点恰恰对许长久家来说不是难事。许长久的母亲李佩云是知名的环境材料学专家,专攻环保水体领域,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母亲最新参与的课题研究就是与T公司合作开发的新型水质过滤材料。
想到这里,机器人差不多将今天采购的货物摆好,许长久将车子发动起来,直接奔着蒋捷的宅基地开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