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22 章 小奶娃试验拉火管 冬小麦首创大丰收

第22 章 小奶娃试验拉火管 冬小麦首创大丰收

    第22 章 小奶娃试验拉火管 冬小麦首创大丰收(1/2)

    “收流民?哪里来的流民?再说咱家都收留了快三百的流民了,为什么还要收流民?”程二虎一听又要收流民,心里着急跳得厉害,一连串的为什么冲口而出。

    “因为咱家要做的事多,需要的人手也多,本地的又不能大量的请 只能收流民。”

    “咱家不就烧砖,烧琉璃这两样事嘛,现在是盖房子占了人手,等房子盖好人手就多了。要这么多人干啥用?俺都不知道以后这三百多号人咱家咋养活。”

    “老爹放心,咱家要做的事多得很,现在没做只是因为没人手,全部铺开最少也要有几万人才够。“

    “唉”程二虎听儿子这么说,自己也不能理解,只能叹息一声:“咱知道没有你聪明,你说的太多俺也听不懂,只能随着你。而且你说的收几万人,俺也不知道俺家能不能养得起,只是你说的流民打哪里来的?”

    “当然是辽东来的,今年咱们准备了一年,就是准备大量收人。”

    “辽东来的?儿子你的意思是明年俺大明又会打败仗?”

    “不是打败仗,也不是明年而是今年。是管辽东的两个大官吵架,其中一个带着他的兵跑了,辽东一下没了大半的兵,不就全丢失了,所以那边的百姓会跑很多过来。”

    “这些武将咋能这样,吵个架多大点事,就不管百姓死活了?真是该死。”程二虎听说是当官的跑了,直骂那些武将祸国殃民。

    ”不是武将跑了,是最大的那个文官跑了,那个最大的武将兵太少,最后都战死了。”程风赶紧的解释,这事可不怪武将,都是那些该死的文官们。

    “文官没一个好东西。”程二虎恨恨的骂道:“那咱准备收多少人?”

    “最少也要收下三、五万人,不然被官府安排到各地当花子,最后会跟着别人杀官造反。”

    “儿子,你这话说得老吓人了,你跟爹说实话,这些儿事都还没发生,你是咋知道的?是你先生告诉你的?”这事太大,程二虎越发的没底,心跳得更是厉害。

    “不知道是不是先生说的,就是这些事会时常在脑袋里面出来,就像看戏一样,定然是会发生的。”程风无比真诚的说。

    “这事如果是真的,那太重要了,咱是得好好准备准备。”

    “这事可是天机,只能咱俩知道,大爷都不能说,让外人知道了儿子会有麻烦的。”程风提前说这事,一是怕自家老爹不用心,到时间什么都没有准备好耽误事,二是想提前给老爹打预防针,为自己后面要做的事先预个热。但心里还是怕这事被其他人知道了后朝精怪方向多想,最后把自己当妖怪烧了,所以先提醒老爹别往外说。

    程二虎心里自然的知道这事乱说不得,但又不知道如何做才好,只得问程风:”儿子,你爹俺没啥本事,也没什么好的想法,不会做事,但具体的该当如何做,你告诉爹,爹按你说的做可行?”

    “刚才咱不是刚说过建堡子的事,老爹你就按儿子说的安排就行,等开建的时间我给你设计图就行,时间已经不早咱们回家去。”秘密的话已经说完,程风想回家了。

    “那咱们回家。”程二虎把儿子抱上马,自己也翻身上马,父子俩慢慢悠悠的走着,总共三、四里地,两人一马走了半个时辰才回到家。傍晚的时候,程大龙来到程风家,告诉了程风调查结果,流民中只有一位四十多岁姓黄的一家是铁匠,其他的都是庄稼汉。另外你让俺们注意的那四个流浪头目原是招远县的矿工,去年闹教时趁乱逃出来后来到文登县城,过后也不敢回去,只好在县城收拢那些小叫花抱团乞讨为生。

    “有没有郎中、船工、掌柜、金银匠人之类的人?哪怕是盗墓的也算。”

    “没有,一个都没有。”程大龙很肯定的说。

    还是难办呀,人少地方小,想找一两个能用的人都难,程风很是无奈。晚饭时又让自家老娘资询资询那些姐姐姑姑们有没有识得字的,学过医的,会做手工的。

    第二天清晨,吴正抬着晚上刚烧制出来的陶瓷管来找程风。程风收了陶管后又让吴正去拿了几块废品玻璃片回来,并让吴正抬出铁碾子出来把废玻璃片研磨成粉。趁吴正研磨玻璃的时间,程风拿了两个陶管去找刘老实,让刘老实帮忙拉些铜丝,粗细要刚好能穿过陶管孔。铜丝表面要有毛刺。

    刚上工做好准备工作的刘老实只好放下手中的活,接过两陶管后开始着手拉铜丝。像铜丝这种东西早在春秋时期就有非常成熟的工艺,对刘老实这种老手艺人来说拉铜丝实在是太简单。把铜丝拉出毛刺更简单。程风只等了一两个小时时间,十斤铜就全拉成了丝。

    十斤铜程风也拿不动。还是刘永福帮忙,一手卷起铜丝,一手抱起程风才把人和物都送回实验室。

    当程风回到实验室,吴正己经把磨好的玻璃粉装在一只玻璃碗中,自己回去睡觉去了。

    趁着刘永福在,程风把要做的拉制铜丝同刘永福说了个明白。

    刘永福准备按照程风的要求试制时,发现实验室里没有加工工具。刘永福只好又跑回铜器工坊拿工具。

    重新回到实验室,刘永福先试制了两条毛刺铜丝,程风装入陶瓷管比较了一下长短后,定下了尺寸。

    东西太简单,又有了标准,刘永福按标准加工,十斤铜丝的原料,没到吃午饭时间就全部做完,也不知道有多少,满满当当的堆满工作台的一只角。

    万事俱备,程风发现还欠着东风。没有木炭,自己想做的东西还是做不了,只好让刘永福去找回自家老爹。程二虎回家听儿子让自己去城里买一百斤最好的木炭,最好是柳木的,还要快去快回,急着用。

    虽然程二虎觉得自己儿子好生奇怪,六月的大热天买木炭,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卖的,真的太为难爹了。只是儿子要的东西肯定是有大用的,在难也要想办法不是。

    程二虎赶紧的去外面找到石老爷子放马的地,牵了一匹战马回家套上鞍具,翻身上马直奔成山卫城。

    无事可做的程大少爷只好跟着刘永福去了铜器工坊,在工坊里看刘老实几人试制最后的几样器具,看着几人反复的试制,做出来的壁厚都太厚,达不到要求,程风估计还得试验几十次才会有合格的产品出来。

    百般无聊的他也不看他们做玻璃了,只转身看着旁边的玻璃工坊生产出来的近千片窗户玻璃,感觉够整个堡子用了。看着这些小片小片的玻璃,程风觉得应该试试生产更大的玻璃片。

    于是程大少回头就叫刘永寿过来交待试制更大玻璃片的问题,要求也简单,就是把现有的玻璃片的长度做为宽度,按宽度的三倍做为长度试验新尺寸。

    刘永寿仔细的听取了程风的要求后,就去找人做木板模具去了。

    在工坊混了一个多时辰,程风才晃晃悠悠的回实验室。

    看看老爹还没有回来,无聊的大少爷开始把各种比倒的配方写在纸上,又按配方把硝石和玻璃粉未分别秤出来。每一种配方都准备了十份。

    临近中午,程二虎才回来,说是大六月的天气买木炭实在太难,自己找了好几家才买回来一麻袋。程风直说老爹辛苦,老爹受累。安慰好老爹心情,这才拿了几块块大质轻的放在院子外的太阳下暴晒着,俩父子才晃晃悠悠去了建筑工地混午饭。

    吃过午饭的程风回到家睡过午觉醒来。正是太阳最是火爆之时,拿了院子里被太阳晒得滾烫的木炭回到实验室,把那木炭研磨成粉后,又用一块细棉布筛出极细粉,并按各种配方各自秤了十份。

    所有材料准备好后,从第一个配方开始调配,把硝石、木炭粉、玻璃粉混合均匀,在把加工好的毛刺铜丝弯曲成波折状插进陶瓷管内,再把调配好的引火药倒入陶瓷管压紧至三分之二。又用宣纸团成球把陶瓷管堵死,一种配方刚好能做十支。所有的配方全部装填好,黑黢黢整整100支。按从壹到拾标记分类放好。整整齐齐的平放在操作台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陈致白何欢 满级降临,从捡到奴隶少女开始 小少爷不想回头了 重生之百亿大亨 秦寒 陈浩 凤云澜墨凌璟 虞汐潮 柳希月李珩 替嫁曝光后,贵妃娘娘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