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视剧《大决战》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即使东京奥运会分流,其热度依然不减,很多人在看大决战的时候都觉得国军里面的中高层将领,相对于我军无论是战场的立场指挥,还是对于战局的预判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而战争最大的决定因素,从来不是武器,而是“人”。
于和伟
何政军
那在解放战争或者三大战役中,国军将领们为何不如我军?看一下很多网友们对国军将领们起的各种绰号就知道了?
大聪明型外号
这种“大聪明”类型的外号,主要是用来反讽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国军塔尖将领们。从这些国军将领们这些“大聪明”的外号,实际上可以窥探出国军内部在指挥作战中的各种下限表现。
决胜千里陈辞修:作为国军嫡系中最具战斗力——土木系的魁首,陈诚在抗日或者土改时期确算是一员大猛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尽管初期指挥的东北作战战绩尚可(主要是刚打完日本人的驻印军太猛了)。但很多时候担任参谋总长的他在和我军作战的时候却处处挨打。
陈诚
1947年的陈诚指挥的战役接连失败,其关键的一点就是他“始终不挪窝”,都是在后方指挥,比如在东北作战的时候就在“南京指挥”,在进攻山东的时候,就躲在“徐州”后方遥控指挥,压根就不知道前线士兵疾苦的又怎能了解战场一线局势,做出正确的指挥?而且位于总长位置上的陈诚更热衷于搞关系和进入政界,心思压根就不在指挥作战上,有这样“不务正业”的指挥官,焉能不败?
忠心耿耿顾祝同:作为国军五虎上将中的“忠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依赖其在亚洲的强大实力,在东南亚及中国战场上横行霸道,自视为无敌。然而,当它们后来面对苏联和美国这些拥有更为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时,日军的狂妄自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尤其是面对对方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