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机车车辆厂,吃过早饭,入住机车厂招待所,休息整理了一下,便来到机车厂的办公大楼开会。办公楼是一幢欧式风格的三层楼,满满的异国风情。
参加会议的有工作组的,还有山东局和蓝岛分局的,机车车辆厂的,会议室坐的满满的。
会议由政治部主任主持,机车车辆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基本全来了。局长讲话完毕后,首先让机车车辆厂的发言,让车辆厂讲问题,讲困难,讲进度,畅所欲言,有问题不怕,部里组织工作组来,就是要把我们的国产列车生产工作搞好。
车辆厂的代表上台发言,谈了国产客车的工作进度。目前,根据老大哥通过的图纸样品车已经完成,有老大哥专家的指导,进度还可以,存在缺乏翻译的困难。老大哥的国情和我们不一样,所以车辆也有不同,欢迎大家指导工作。
两个路局和分局的代表也分别发言表态后,会议安排大家下午先直接参观样品车,然后再说。
下午大家来到生产区,厂房内的铁轨上停着崭新的三节客车车体,分别是硬座、卧铺和餐车。依次登上列车,从硬座走到餐车,何雨柱感觉非常不好。
前世何雨柱记事后坐火车已经是八十年代了,从绿皮火车硬座、软坐到后来的动车、高铁都乘坐过,眼前的火车只能说是简陋了。何雨柱感觉到了发展的不易,就想做一点贡献了,毕竟自己有超前的眼光,后世的成果是不断积累经验产生的,自己可以跨越一小步,实现大发展啊。
何雨柱又从登车的第一步开始,一边回忆着八九十年代绿皮车,一边拿出笔记本写写画画。这三节车厢从头到尾走下来,问题还真不少,从硬座到餐车,从上车到下车,何雨柱的笔记本上居然写了几十页,一个笔记本不知不觉就用了三分之二。
下午五点半就吃过了晚饭,何雨柱还有点不适应这个饭点节奏,回到房间里就开始整理笔记。同屋的武科长看到何雨柱在床头柜写东西,好奇的过来一看,就批评何雨柱了,“何雨柱同志,你不能浪费啊,十六开的本子,一页就写一句话。”毕竟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五反”才结束一年多。
何雨柱是一页写一个问题,空着是准备写改进意见的。十六开的笔记本一共也就七八十页,何雨柱的问题有四五十条。何雨柱急忙解释清楚。武科长听完,拉着何雨柱就去找尹段长了。
“尹段长,捡到宝了啊。”武科长把情况一说,尹段长听了也重视起来。
此时的铁路列车,可以说是七拼八凑,来源复杂。有小日子时期留下来的,有德国人留下的,有英国人留下的,也有老毛子的,还有从老大哥那里买来的。其实老大哥卖给我们的也是旧货。新中国需要自己的火车头和车厢,从客车到货车都是十分急需的。
何雨柱能够找出这么多问题还有解决的办法或者建议那就不一样了。尹段长听完就让何雨柱在他的屋子里继续写,他去汇报。段长的屋子条件好一些,有一张书桌,还有台灯。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