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苦笑了声开始说了起来。“说起我的名字,是你爷爷闹得笑话。有了我的时候,你爷爷恰好到一个前朝的翰林府上做家宴。家宴做完了,想着翰林有学问,就托佣人递个话,说想给孩子起个名字,自己就在屋外候着,翰林正在待客,你爷爷听到“大清全无、大清全无”这就成了我们兄弟的名字了。”
“啥,你还有兄弟,我怎么不知道?”
“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都夭折了,还有一个小妈生的弟弟,我俩的名字就成了一个大清,一个全无。”
“那我那叔叔呢?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
“36年的时候小东洋在丰台那边闹事,那年你白姨进的四九城,你爷爷听说时局不稳,就让小妈带着回山西老家了,开始还有书信来往,后来小鬼子来了就没了联系,再后来你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了,就更没有联系了。我都没有回过山西老家。”
山西老家,不就是前世自己生活的地方吗,难道穿越到傻柱身上和这也有关?
“爷爷后来就没有给你们改名字?那我的名字呢?”
“改了,也没改,后来老翰林也知道这回事了,哈哈大笑,不过老翰林就是老翰林,人家说【大清】【全无】有典故。大清呢出自《管子》一书。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全无呢是出自《增广贤文》:“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老翰林就说名字名字,有名就有字,给起了德新,德圆做为我们的字,就是名大清字德新,名全无字德圆。咱们家就是厨子,字这回事就不提了。
你的本来是玉柱,登记户口的时候,被黑皮写错了,那时候也不敢说写错了啊,也就成了雨柱了。”
“那你认识娄半城吗?”
“娄半城?没有听说过。”
“轧钢厂的。”
“轧钢厂我也不熟悉啊。院里住的倒是不少,不过那是四九城外面的厂子,我早出晚归的,几乎和院里的人没什么来往。轧钢厂也没有多大,老板也不是姓娄吧。”
“早出晚归?不至于吧”
“你个混小子,做厨师可不得早出晚归么,早晨你得去买菜,早了才能买到新鲜的东西,厨师必须要掌握菜价,你连多少钱买的都不知道,卖的时候怎么定价?菜价上涨了还是便宜了,不都得知道吗?市场上什么卖的多,什么卖的快,别人家买的什么,从什么地方买,都有门道呢,你个傻柱子。”
“别叫我傻柱子,都被你叫傻了,院里的人我都不让他们叫我傻柱了,院子里的人你联系过吗?”
“没有,就是走的时候和老易说了一句,让他照应一下你们兄妹,有机会的话把你弄进轧钢厂。”
“那你没有安排过我的工作?”
“没有,我走的急,怎么安排,原来想着是再过一年,你学徒三年满了出师以后,我想想办法,给你找个地方,勤行里我多少认识几个人,应该是没问题的。我走了只能让易中海帮忙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