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得知大明援军已到的时候,并未掉以轻心,他知道赵泽并不是那么好对付,但从情报中获知,赵泽并未在城中,而是带着大部分的人到了自己的后方时。兵行反招者,绝不可轻视,皇太极大惊失色,连忙分派大军去追兵明军。
可是在这个时候时,明军却消失了,搜寻几日都找不到任何的线索。等皇太极认为赵泽在外面只不过是误报时,收拢兵力攻城拔寨之时。消失的明军又突然出现了,这些明军人人配三马,行动敏捷,丝毫不比建奴的骑兵慢,且他们又从不与建奴主力部队作战,专门攻后勤和薄弱处,然后每次出击,并不留一个活口,建奴的后勤线竟然一时断了,小股部队根本不敢单独行军。
皇太极更是焦头烂额,按照他的个性绝对是就地解决后勤,可是整个朝鲜坚壁清野,连抢都找不到地方抢。只得攻取一个又一个城池还获取粮食。但是这些粮食又往往在城破之时,被守军焚毁,所以建奴所得并不甚多。就这样皇太极本来设想的速战速决,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围歼赵泽的军队更是疲于奔命,朝鲜又多山,每刚发现踪迹,等大军集结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日子,赵泽他们更是快乐的不行,所需物品,不仅有朝鲜各地提供的,还有从建奴那里缴获,光是吃马肉,就让人吃的够恶心了。
朝鲜和大明一直亲如一家,赵泽军纪又严明,深得朝鲜人爱戴,有着无数的朝鲜人帮忙搜集情报,并且书同文,只要识得几个字的和他们笔谈基本上沟通无障碍。反而建奴就惨了,作为侵略者,不仅要时时刻刻堤防着各种陷阱冷箭,就算偶尔抓住两个朝鲜人想从他们口中获取情报,等他们找到翻译的时候,明军早已逃之夭夭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后方,赵泽的一支军队的行动,不得不让建奴派出好几支军队来围歼,但他们分散搜寻的时候,早已等待良久的朝军,又在这时悄悄地到他们背后去瞧上两根冷棍。
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虽然赵泽这边是屡战屡胜,赵泽还是没有摸到他们皮毛,但是毕竟没有大军决战,光靠赵泽东一枪,西一箭的游击,战果也是比较小的,根本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赵泽最大的胜利,是牵制了众多建奴的主力来围歼自己,给朝鲜各处争取了时间,减轻了压力,让他们都充分的准备来抵抗建奴。
赵泽知道靠弱武的朝鲜那点人马,自己打败建奴是不可能的,他又想到了一招毒计,围魏救赵,趁着建奴主力大军在朝鲜时,老巢空虚之时,自己何不现在渡过鸭绿江悄悄地到赵泽的老巢里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