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拯一番开导之下,赵祯的情绪也彻底被调动起来。
作为天子,就没有不想成为千古一帝的。
倘若大宋当真能灭了辽国,他赵祯将会是二个汉武大帝。
“包卿,打战也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宋辽刚刚和议,贸然出兵,是为无名之师!”
“陛下真乃仁慈之主!”包拯暗暗苦笑,不知道皇上究竟是什么脑回路。
赵祯之所以有这个性格,和刘太后的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从小就在刘太后的专制下成长起来,而大宋又强敌环伺,尤其在辽国长期的胁迫下,铸就了他弱懦的性格。
所以,哪怕现在大宋强大起来了,他也适应不过来,思想被束缚在规矩之中,没有彻底脱离出来。
要不然的话,绝对说不出这种话。
古代的战争,有正义的么?
只有弱者才会寻求正义!
真正的强者,都是霸道思维,遵循丛林法则。
谁强大,谁就是道理。
人与人之间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更是如此。
“陛下,战争从来没有所谓的正义和不正义。”
“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便是我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
“弱小的时候,他们就依附中原王朝,俯首称臣。”
“然而,一旦他们强大了,便会立即翻脸,兴兵南下。”
“对外战争,无需什么借口。”
“陛下只要记住一句话,攻打辽国,不是侵略,而是为了拯救他们的百姓于水火之中,为了万千生灵的太平。”
“试想,契丹民族逐水草而居,茹毛饮血,居无定所,生活贫困,大宋攻打辽国,就是为了给契丹百姓创造一个安定富足的生活条件,将我大宋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大辽的土地之上,世界大同,人心归一,这才是战争的目的。”
“陛下只要相信这一条理论,就不会觉得大宋是侵略,而是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救赎,对天下万民的救赎。”
“大宋乃是有道伐无道!”
听到包拯这番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歪理,赵祯都震惊了。
长这么大,还第一次听到如此震撼的话语。
宛若洪钟大吕一般,发人深省。
侵略其他国家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包拯这张嘴,真是没谁了。
然则,这些话看似强词夺理,可偏偏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原来看问题,还能这么看?
赵祯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起来,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有道伐无道,将大宋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大辽的土地上,天下大同,人心归一。”
赵祯喃喃自语,久久都回不过神来。
“是的陛下!”看着赵祯现在这副神态,包拯心里得意不已,“陛下现在还认为,大宋师出无名么?”
“包卿方才的话虽太过牵强,却也全无道理。”说到这里,赵祯突然站了起来,像是做出某种决定,眼神坚毅起来,“好,为了拯救天下万民,朕决定,兴兵伐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