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说:“这投石机就不用拿来了,到时我会亲自去看的。”丁晨知道范英的难处,这投石机不但体积大,数量也不多,搬一架到丁晨那里去不好操作也不好交待。
范英听后开心地说:“公子要去看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大概过了一刻钟,弓箭和弩箭就拿来了,丁晨问:“范曹掾,这弓和弩的射程分别是多少?”
范英说:“这把雕弓的拉力是一石(29.76kg),最大射程约为70步(98米),破甲杀伤的距离为50步。而这把弩的拉力是一石半,射程为40步,杀伤距离30步。”
丁晨说:“谢谢范曹掾,我先回去了,如果想到可以改进的地方,会再来找你的。”说完就让人带上弓弩和他回去。
回到房间后,丁晨先拿起弓来,仔细查看,这把雕弓长六尺(1.4米),主体为木制,并上过漆,弓身上还缠着一些动物的筋,它已经不是一把简单的单体弓,开始向着复合弓的方向进化。
丁晨知道威力较大且结构简单的弓是英格兰长弓,只是它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不过丁晨有信心找到合适的木料。
考虑到汉代人的平均身高不到1.7米,丁晨把弓的长度定为七尺(1.64米),弓的拉力定为一石半,设计破甲杀伤距离70步,具体效果要看制作出来后的试射。
弓身的材料暂时定为紫杉木,榆木和榛木,如果三种材料都能够找到,那就全部制作一把,然后根据效果及木料的获得难易程度来决定优先使用哪种木料。
为了防止技术外泄,又要让工匠学会如何制作单体弓,丁晨把数据修改了一下,把弓的长度调整为六尺,拉力为一石,这样一来,除了制作简单外,这把弓就没有特点了,威力还不如那把雕弓。
当丁晨分别把长度为七尺和六尺的单体弓的形状和尺寸画在纸上后,又听到了系统的提示音:“恭喜宿主设计出单体长弓,奖励功勋点100,请为这把弓命名。”
丁晨毫不犹豫地把他设计的长弓命名为并州长弓,他知道随着这弓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后,并州长弓和他的名字会传遍大汉。
丁晨接下来开始对弩进行改进,弩用的箭是没有尾羽的,因此飞行没有箭那样稳定,所以弩箭的射程比相同拉力的弓箭来说要近不少,所以汉代虽然已经有了弩,但并不受重视,因为它确实比弓差上很多,不管是发射速度,射程,都远远不及弓箭。
作为现代来的本晨,他知道火力的互补性,后世军队里,既有射程1千米以上的重机枪,也有射程800米的轻机枪,再就是射程500米的步枪,射程200米的冲锋枪,更不要说射程几十米的手枪了。
不同枪械无法替代的原因就在于互补性,弩箭的射程相对较近,准确度又不高,那就用数量来弥补,只要弩箭一次性可以发射三支以上的箭失,那总体速度就不比弓箭低多少了。
如果可以一次性发射五支甚至十支,那速度就超过弓箭了,至于说箭支多了威力下降,只要保证30步内破皮甲,10步之内破重甲那就比较实用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