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让部队在平定城下休息了一个晚上后,就带着他们前往桢林,那里至少有三万匈奴人正在进攻桢林城,据丁晨估计,今天再攻不下桢林城,这些匈奴人可能应该不会再进攻桢林城,而会选择继续南下,或者选择攻击其它地方。
丁晨给桢林城发去电报,告诉他们自己将会在明天赶到,等自己到了以后,就是反攻的时候,同时派出斥候,去给驻守在桢林城外的张辽报信,告诉他明天自己会带兵赶到,到时就可以全面反攻。
九月廿八早上辰时初(7点),丁晨带着部队出发前往桢林城,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行军,并且派出了以往三倍保卫力量,为了防止被匈奴人埋伏,另外一个是有可能到达之后马上就要投入战斗,慢慢行军有助于保存体力。
巳时正,丁晨带着部队来到桢林城外,匈奴人虽然围住了桢林城,但是外面还有一个大营在,大营里有一万多人,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全力攻城,就怕全力攻城后还是败了,到时这一万多人冲出来从背后掩杀,那后果就有点不堪设想。
丁晨带着部队到达后,匈奴人就在观察丁晨和他的部队,只是丁晨的队伍看不出大战过后的样子,一般来说二万鲜卑人打五千汉人,就算无法获胜也不会败得太难看,到现在为止没有鲜卑人跑回来,而汉人的部队到了,应该是他们正好错开没有遇上吧。
匈奴人不知道的是鲜卑人因为主将死亡,脱离战场后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呢,但是在下意识的情况下,没有鲜卑人往这边跑,因此匈奴人不知道平定城的战况斗结果。
现在的情况有点微妙,匈奴人的位置有点差,因为桢林城和张辽的大营相互呼应,所以匈奴的扎营的位置在桢林城的北面,张辽的大营在匈奴人的东面,丁晨到达后,知道双方扎营的位置,就占据了匈奴西面的位置,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匈奴人的三面包围。
如果不是匈奴人对自己的机动能力有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要考虑换一个地方扎营,只是匈奴人对自己的骑术相当有信心,所以没有换地方扎营。
在丁晨带着部队到达后,匈奴人通过观察估计出丁晨只有五千左右的兵力,就派出了五千人的一支队伍,想趁着丁晨立足不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丁晨一直就防着匈奴可能会趁他立足不稳给他一来一个偷袭,在匈奴人还没有动作的时候,就让传令兵敲响了一个大鼓,“咚、咚、咚!”连续响了三声,停一下后再开始响,一共响了九声。
这九下鼓声,按照以前的练习,那就是结成方阵迎敌,鼓声停下后,丁晨手下的部队马上结成了一个方阵,因为战车移动不方便,在看到敌人来袭后肯定是来不及结车阵的,所以战车没有加入方阵。
方阵最外面是长枪兵和刀盾兵,刀盾兵把盾牌用力往地下一砸,盾牌下面的尖角就插入了地里,然后再用肩膀顶住盾牌,盾牌稍微向后倾斜20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卸力。
弩箭兵在枪盾兵后面,弓箭手站在弩箭兵的后面,三个兵种形成了一个立体的防御,等到匈奴人的骑兵开始对丁晨这边冲锋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阵形。
因为时间仓促,投石机来不及组装,弓箭手在对方接近到了300步的时候,用轻箭攻击了二轮,然后再用重箭攻击了二轮,四轮攻击完毕,没有几个匈奴人可以冲到丁晨的阵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