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十二方格 > 第三章 线索

第三章 线索

    第三章 线索(1/2)

    一行二十个人里仅孩子和双胞胎兄弟俩未成年,其余多半高了普通学生一头。他们这么多人走在满是学生的走廊里,浩浩荡荡的像是校园老大巡逻。

    腼腆的孩子走在最前方,受到不少学生的注目礼,脸上腾地升起两团红晕。

    或许因为身边都是大人,熊北北熊南南一改之前话少的模样,和孩子并排行走,不一会儿三人就聊得热火朝天。

    陈雪岁通过走廊窗户眺望。操场上空无一人,几个篮框孤零零地立在底下。围墙外还是白茫茫的一片雾气,宁静得很,看不出有什么危险的东西。

    陈雪岁庆幸自己没那么多的求知欲,敢到白雾里探索一番。否则来时怕是自己还未见到血人,自己就先成了一个血人。

    学校的食堂在六楼,整一个六楼是学生吃饭的地方。听孩子介绍的时候还有人想食堂太大,等上到六楼门口,人满为患的场景令那人哑口无言。

    “所有学生都在这儿吃的,所以人很多。”孩子小声说。尤其他们是下课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楼,食堂自然被饿极了的学生们先一步占领。

    “嗯嗯,知道知道,每次下课我们抢饭都特别累呢!”熊南南颇为理解,现实里他是高一的学生,次次午间下课都是急匆匆去排队。

    熊北北暼了吃货弟弟一眼,毫不留情地吐槽道:“那是因为你买的菜多。”从炒青菜到红烧肉到清蒸鱼和海带汤,每餐没个四个菜熊南南是坚决拒绝的。而红烧肉之类的又是普遍学生爱吃的菜品,熊南南每次都要去抢才能得到一份。

    食堂的人太多,大家决定分散排队。分开前泡泡嘱咐不能浪费粮食,小心因此丧命。

    陈雪岁看着啥事都操心的泡泡,大概能理解隋学晨为何说泡泡墨迹了。

    吃过午饭便是午休,学校再度陷入极致的安静。教室内没一个人敢大声说话,生怕一大声,就落得和南辞一样的下场。

    下午开始正式上课。说是上课,实际上该说是自习。因为从第一堂课到最后放学,陈雪岁都没见着教师的影子。

    泡泡给队伍分配任务。泡泡去楼顶和七楼,尤鹤六楼,隋学晨五楼,泡泡四楼,熊北北熊南南三楼,每人负责楼层寻找出口,二楼和一楼在检查完毕后再分。剩余的十六人自行分组,爱去哪去哪,泡泡只说不要触发死亡条件就行。

    对此陈雪岁还有点点羡慕没加入队伍的人,也就大方的泡泡愿意和所有人共享成果了。

    队伍分开前,泡泡叮嘱道:“这个方格难度不高,规则都用校规写出来了。五十条记不住的带身上,行动前看看。不求马上找到出口,自己的安全先保好。”

    陈雪岁疑惑道:“就五十条?”

    泡泡以为她是害怕,放缓语气安慰她,“你担心的话,按小学时代的规定也行。”小学时代的条条框框,比起校规只多不少。

    陈雪岁想着自己校规上新添的后两条,寻思要不要和泡泡姐说。她这犹豫的当口,泡泡再次鼓励了她一番,“那让学晨陪你一道,你们负责两层。速度不要急,慢慢来就好。最迟九点半,务必回教室。”

    “好好好,泡泡姐。”隋学晨一口应下,给陈雪岁说话的时间都不留。她拉着陈雪岁上楼,还不忘调侃陈雪岁,“没想到姐你这么胆小啊,死人不怕怕规则?”

    陈雪岁心中想着自己独一份的校规,懒得回话。

    队伍正式开始行动。教学楼有七楼,一到五楼都是教室,六楼食堂,七楼图书馆。布局类似医院的回型走廊,两侧各有一排教室,可以通过走廊尽头的双向小走廊到达另一边。

    隋学晨和陈雪岁从五楼查起。走廊教室都有玩耍的孩子,有的对她们投以好奇的目光。她们一扇扇门推进去,进的都是普通的教室,偶尔还被孩子们围起来问是不是新来的同学。

    陈雪岁发现隋学晨在出门时也背着她的包。看着那塞得满满当当的背包,陈雪岁疑惑道:“你不重吗?”

    隋学晨耸肩,无奈道:“怕找到出口却没时间拿物资,只能这么办了。”

    “喔。”陈雪岁似懂非懂地应了声。

    陈雪岁看背着大包如同一只勤劳的田螺姑娘的隋学晨到处寻找,甚至还要开窗开柜子看地板厕所镜子,忍不住问道:“你们上一格的出口是什么?”

    “厕所的镜面。”田螺姑娘隋学晨说。

    陈雪岁:“……”这出口真不一般。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后女配她一心修炼 总裁娇妻她很飒 慕轻棠顾听潮 姜宁 我一具丧尸在教堂当神父很合理吧 乌鸦 李默李隆基 我靠养鱼,日常变美 陈安张玄机 林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