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从小疼她的长辈,李丽质也不好拒绝,打开了兑换面板。
看着眼花缭乱的面板,贞观群臣惊呆了,这里面的大多数东西,他们都不认识了。
当翻开武器一栏时,在场的武将再也把持不住平常心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火器,仅仅是垫底的东西。
在这里,他们看到了飞机,坦克,航母,导弹。
“公主,臣想要那个武装直升机。”
“臣想要那个坦克。”
“臣不贪,步战车就行。”
李丽质无语:“大父,陆战系统也属于武器,买不起。”
“朕知道。”
李世民一头问号:“阿耶,您知道?”
李渊点头:“对,以前朕刻意看过小天幕。”
“阿耶,那您来是干嘛的?”
“还能干嘛?馋你呗。”
李世民瞬间破防,有这样的爹吗?
李丽质也没想到,自家大父竟然是个老顽童。
在场的大臣也破防了,如果不是不允许,他们一定会狠狠的问候李渊的八辈先人。
天幕空间中,朱媺娖拽了拽张彦:“夫君,为什么历史上的地方起兵,都要用清君侧的名号呢?”
“简单,地方将领带兵入京无非就两个理由,一个是勤王,另一个就是清君侧。”
“这两个理由有最本质的不同,勤王是朝廷叫你去帮忙,而清君侧是你主动去给朝廷帮忙。”
“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清君侧就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明朝的靖难之役。还有不太出名的清君侧,就比如安史之乱。”
朱媺娖一头问号:“安史之乱?那是清君侧?”
“对,地方起兵,那就是直接和中央对着干,在后世,所有人都知道清君侧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在古代不同。”
“所谓的清君侧就是忽悠底层百姓的,针对的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让底层百姓知道,他并不是造反,而是皇帝身边有奸臣,如果在碰到生活不好的时期,底层百姓甚至会响应。”
“想一下,如果直接说明摆说自己造反,那会有多少人等机会进宫领赏?”
。。。。。。
“这不就是又当又立嘛。”
“差不多,八国之乱我已经说过了,不解释了,靖难之役你也知道。”
“至于这个安史之乱嘛,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秘诏讨伐奸相杨国忠为借口起兵。”
“其实吧,杨国忠也不是个好东西,唐玄宗晚年,杨国忠身居要职,胡乱指挥唐军讨伐南诏国,导致大量士兵战死。”
“而且还瞒报关中的水灾,唐军的战斗力极速下降。”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对付,安禄山也被逼到了绝路。”
“安禄山可是范阳,平卢,河东的三镇节度使,他杨国忠针对安禄山,也不先把安禄山的兵权拿下,这不是蠢嘛。”
“要知道,唐朝可是外重内轻,唐朝边军的战斗力强到离谱。”
朱媺娖点头:“我知道,那个大食最有发言权。”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